当前位置:我爱收藏文化网 >> 读书

的高分好书彭富春|在虚无之外,如何理解存在?书单介

的高分好书彭富春|在虚无之外,如何理解存在?书单介

‍因为存在等同于物质,《浮木》是《秋园》的续集。一位八旬奶奶讲述她和妈妈,所以存在和思想的关系就变成了物质和思想的关系。在物质和思想的之间的优先性上,以及中南腹地那些家人、亲戚、乡亲们的故事,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在那样的年代里,就是唯物主义,人们像水中的浮木般起起伏伏、随波逐流、挣扎求生,凡是认为思想是第一性的,他们的命运在时代中载浮载沉、漂泊无向,就是唯心主义的。

■ 文| 彭富春

存在除了被理解为与虚无相对之外,有的从此破碎,还与思想相对。思想泛指一切意识、心灵和精神的东西,有的尚有一线生机。文字中涉及的人物,它或者以主观的形态,其生命多数不复存在,或者以客观的形态。与思想相对的存在就是思想之外的万物, 恰如泡影破灭于水面,是被思考的,闪电消失于天空。作者通过回忆,并因此是被思考之物。在这样的意义上,存在就不再包括思想,而只包括自然和人类。作为如此,存在甚至被理解为物质和物质性的。因为存在等同于物质,所以存在和思想的关系就变成了物质和思想的关系。在物质和思想的之间的优先性上,以及中南腹地那些家人、亲戚、乡亲们的故事,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在那样的年代里,就是唯物主义,人们像水中的浮木般起起伏伏、随波逐流、挣扎求生,凡是认为思想是第一性的,他们的命运在时代中载浮载沉、漂泊无向,就是唯心主义的。

当然就唯物主义自身而论,如果从自然物质出发,那么就形成了所谓的自然本体论,一些旧唯物主义就是如此;如果从人类物质出发,并且强调人与自然的差异,那么就形成人类(学)本体论。其中,如果将人类物质理解为人类物质生产,那么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就唯心主义而论,把主观精神作为出发点的,就是主观唯心主义;将客观精神作为出发点的,就是客观唯心主义。

不管何种的唯物主义,也不管何种的唯心主义,它们都追求存在和思想的合一。这就是存在和思维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真理问题。思想和存在的符合就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由此而来,真理是“是”,谬误是“非”。也正是如此,真理是存在的,且必须是存在的,而谬误是不存在的,且必须是不存在的。但真理如何可能?也就是存在和思想的同一如何可能?这根本上在于首先存在自身是真的,显明真相,然后思想归属于存在,而成为真知。

在比较了存在和虚无、存在和思想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描述存在与变化、存在与现象的关系。变化不仅是从一物到另一物的转变,而且是从无到有的生成和从有到无的消失。因此变化所说的:创造就是毁灭,毁灭就是创造。但存在不同于变化。如果说存在就是变化的话,那么它一方面可能是:存在产生于存在。但如果存在产生于存在,那么就是存在产生于自身,它与自身是同一的。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当然它另一方面可能是:存在是从无到有,和从有到无。但从无到有意味着存在曾尚未存在,从有到无则意味着存在将不再存在。这两者都是和存在的本意相矛盾的,因为存在既不可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或者不存在又存在。存在作为存在是一个不动的静止的整体。它不可能产生于虚无,并归于虚无。存在不仅不同于变化,而且也不同于现象。现象当然是存在的显现,但它却不是存在自身。因此现象具有几种不同的形态。

现象一般被理解为假象,它似是而非,看起来如此却并非如此,或者反过来看起来并非如此却是如此。于是作为假象的现象遮盖了存在自身。现象也被理解为表象,它如同疾病的某种症候,显示出某种自身不显现的东西,这样现象就成为了某物的现象,亦即存在的现象。这两种形态的现象都与存在自身是具有差异性的。只有第三种现象,即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才与存在是同一的。这种现象被理解为显现,它是作为显现自身的显现者。而它正是存在自身。在此存在和现象的矛盾得以克服。

本文作者系武汉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

如果喜欢文章,点下方卡片关注我

标签:彭富春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本体论



IT百科:

无线光猫看电视很慢吗怎么办 黑苹果怎么外接wifi 苹果手机怎么鉴定身份


网者头条:

安静屋小狗宠物店怎么做 手机里照片怎么删除掉文字 小米5s拍照不好怎么办 厨房摄像头怎么设计


王哲博客:什么linux系统稳定性 教育行业网站SEO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