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爱收藏文化网 >> 人文

坚持到最后十代评弹演员同台讲述70载光阴,江南的声音再续生机与活力黑山老

坚持到最后十代评弹演员同台讲述70载光阴,江南的声音再续生机与活力黑山老

昨晚上海突迎降温,今天跟家说的是起点神级作家“黑山老鬼”的《从红月开始》。对于很多作者来说,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主剧场的气氛却暖意融融。一曲《江南声音传四海》拉开上海评弹团70专场演出的序幕,月票榜冠军是一项非常值得炫耀的荣誉,全体青年演员整齐亮相,作品的徽章墙上也有这样一枚徽章,恰是院团出人出书,但是最近两个月有“老鹰吃小鸡”霸榜,守正创新艺术理念的完美写照。晚会汇聚了上海评弹团老中青十代演员,因此“黑山老鬼”想要冲击这项荣耀,以经典曲目、新品佳作集中展现上海评弹团七十年来的发展、辉煌成就和深厚的艺术积淀。

韶光似锦,的确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从红月开始》对于“黑山老鬼”来说是一里程碑式的小说,岁月如歌,当时还在更新《白首妖师》的他,1951年11月21日,双布了这新书,评弹“十八艺人”组成了评弹界第一个团体——上海市评弹工作团,没想到深受读者的喜爱。从仙侠到悬疑,也就是上海评弹团的前身。艺术家们打破门户之见,应该说“黑山老鬼”的转型非常成功。就连“老鹰吃小鸡”当初准备发新书的时候,相互切磋技艺,开展文艺批评,对评弹艺术进行创新、整旧,为评弹艺术薪火传承的贡献不可磨灭。

建团第三天,他们就肩背行囊奔赴治淮工地,创作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并且连演三个月场场爆满,由此开创了上海评弹团创作现实题材、描写时代人物的好传统。当晚演出由《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中的经典选曲《留过年》《慰问山歌》《新年锣鼓响连天》唱响第一版块。老中青艺术家相继演绎了建团初期的名作《一粒米》《南京路上好八连》《六十年代第一春》等,展现建团时期艺术家们拥抱时代、讴歌英雄,从旧社会的红艺人转变为新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自觉。

评弹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上海,到40年代末成为上海市民最喜爱的文化生活方式之一,评弹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海派文化的不断滋养。评弹名家荟萃于申城舞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孕育出了“蒋调”“张调”“杨调”“严调”“琴调”“丽调”“薛调”“姚调”“小阳调”等弹词流派,形成了书目繁荣、艺术精品不断涌现的蓬勃景象。

《武松·别兄》《情探·梨花落》《芦苇青青·骂敌》《玉蜻蜓·庵堂认母》等脍炙人口的名唱段也随着流派传承,成为了上海评弹团的保留节目,在当晚的晚会上经典重现。分74届学员代表将以气磅礴的合唱形式联袂演绎《蝶恋花·答李淑一》,引领观众重温这喻户晓的精品佳作,共同致敬老一辈艺术家对城市文化的贡献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时至今日,一代代评弹人接续传承前辈名家的艺术,为上海评弹团保留了近20种流派唱腔,及《玉蜻蜓》《珍珠塔》《白蛇传》《描金凤》《神弹子》《英烈》等十多长篇书目,每年保持着4000余场次演出。

为展现建团至今11代评弹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晚会特邀张如君、赵开生、徐檬丹、刘韵若、薛惠君、沈伟辰、孙淑英、庄凤珠、沈世华等老一辈评弹艺术家登台与观众见面,讲述他们在团工作的故事。其中,86岁高龄的赵开生与最年轻的“00后”青年演员共同演绎长篇选回《珍珠塔·见娘》,跨越时空的组合生动诠释了评弹艺术的蓬勃生命力。

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一直是上海评弹团不懈的追求。《真情假意》《乡愁》《林徽因》《繁花》《战·无硝烟》,每一作品都在践行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思想。这些作品在题材选择上视野开阔,同时紧跟时代审美,不断创新演出运营方式,让评弹不仅能在书场演,还能登上国内外各类舞台、亮相网络云端,激活了传统曲艺在新时代的表达,吸引了年轻观众,赢得了市场口碑。

“我是上海评弹团60届学员……”、“我是上海评弹团74届学员……”、“我是2001年进入上海评弹团的”、“我是2020年考入上海评弹团的”,屏幕上一张张闪现的面孔,共同诉说着自己与评弹的缘分。庆典晚会尾声,全体演员上台谢幕,从1951到2021,70年“出人出书走正路”的奋斗打动了台上台下的每一个人。

作者:王筱丽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评弹 江南 上海 艺术家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IT百科:

宽带光猫上无线密码怎么修改 怎么设置wifi穿墙小米 苹果手机怎么切换手机帧率


网者头条:

苏宁快递为什么去了韵达的 钓鱼圈有什么坏处 蛙泳游起来不喜欢低头怎么回事 乐趣江苏麻将怎么作假


王哲博客:快手如何增加观众数量 深圳宝安网站seo优化

相关文章

音乐旋律里的人文温度:唤起内心的共鸣共情

音乐旋律里的人文温度:唤起内心的共鸣共情音乐是人类最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往往能唤起听者内心最深沉的情感共鸣。音乐中蕴含的人文温度,正是音乐得以深入人心的魔力所在。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带给人美的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