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创新的思想密码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文化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何在新时代谋求文化创新,激发文化创造力,已经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话题。首先,文化创新需要始终坚持特色的根本方向。新时
作者:张勃
来源:“前线理论圈”微信公众号
原文刊载于《前线》杂志2020年第7期
北京中轴线作为首都北京的空间规划之轴和文化之轴,体现了千年古都的文化风貌,承载着文化中和思想的清风古韵。北京中轴线申遗离不开对中轴线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精准表述,这就需要梳理中和文脉,讲好中和故事。注重从艺术层面揭示北京中轴线的中和之美,从人文层面阐释中和思想的内涵与价值,从实践层面呈现将深邃的中和思想寓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智慧。
中和思想是文化的精神内核
“中和”是我国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当下仍然具有强生命力的思想概念。早在《尚书》中,就有对“中”“和”的深刻思考,其中《禹谟》提出了被后人视为文化传统“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舜典》则指出了乐律和谐所依赖的必要条件与乐律和谐的重要意义:“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西周末年,史伯又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认为和是多种不同事物的平衡协调,使万物得到生长,同则是同一事物的相加和重复,最终导致万物的衰竭。晏子也从五味、五声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了和的内涵与作用,认为和能够“济其不及,以泄其过”,而不同的事物甚至相反的事物都可以相成相济,等等。
这些对中、和的认识对中和概念的完整提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礼记·中庸》明确提出中和概念:“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本;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概念是历代思想家不断思考的内容,从先秦时期的孔孟老庄,到汉代的董仲舒、王充,魏晋时期的何晏、王弼、阮籍、嵇康,隋唐时期的王通、孔颖达,再到宋代以后的张载、朱熹、王守仁、康有为,等等,无不有关于中和的论述。
虽观点有异,但都肯定中和的重要性。汉代儒董仲舒说:“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于和,而道莫正于中……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
点击播放 GIF 0.0M
经过长期的发展积淀,“‘和’的内涵越来越深刻,越来越丰富,由一个日常词语逐步升华为一个哲学概念、美学概念、道德概念,日益成为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主导精神。”致而言,“中和”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观念。
中和是的理想境界。这一理想境界表现为“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宇宙和谐。它不是一物或少数物的繁荣生长,而是“万国咸宁”“品物咸亨”,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育,从个体角度而言,是所有社会成员全面而有个性的生存发展;从人类社会的角度而言,是多种不同、不同、不同文化的兼容并包,平等相处;从自然界的角度而言,是人作为自然的一分,与环境和谐共存,共生共荣。
致中和是的理想追求。中和作为理想境界难以达到,但又可以努力争取。“致中和”,就是努力追求达到中和的理想境界。这就肯定了人的能动性。人作为三才之一,要遵循自然规律,但又并非完全听命于自然,而能够“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执中尚和是致中和的保证。中具有不偏不倚、兼容两端、合乎礼义、公平正义的意思,执中,就是“允执厥中”,真诚地坚守中道。和是多样性的统一,也具有协调不同事物的含义。尚和,就是在承认“天地之德曰生”的情况下,秉持“天地根于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理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承认万事万物、各类生命均有生存的权利,而且可以相补相济、相辅相成,并努力促成其相补相济、相辅相成。
成己成人是致中和的路径。“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致中和需要从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提高认识自然规律的能力做起,使自己达到身心和谐,并进一步推己及人,再到民胞物与,以致“保合太和”,也就是《中庸》所说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北京中轴线的南端点为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现在看到的永定门重建于2004年,使用了原来嘉靖年间制造的分永定门老城砖
北京中轴线是中和思想的重要载体
古都北京集历代都城之成,是古代都城智慧的结晶。它有一条长约7.8公里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串联起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城池,是北京城的空间规划之轴和文化之轴,承载着致中和的理想追求。这一理想追求集中体现在紫禁城的规划设计中。
紫禁城是宫城,在中轴线上处于核心地位,其中前三殿和后三宫作为封家统治者处理政事、举行盛典和日常生活起居的前朝与后廷,又是核心中的核心。
前三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殿及其相关区域的总称。殿均位于中轴线上,均以“和”字命名,再清晰不过地反映了对和的追求。而殿的匾额分别为“建极绥猷”“允执厥中”“皇建有极”,则彰显了对“中”的期许。
“建极”“皇建有极”出自《尚书·洪范》“皇建其有极”,孔颖达疏:“皇,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得其中,无有邪僻。”“允执厥中”语出《尚书·禹谟》,强调君主要“执中”,即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将殿的殿名与匾额联系起来看,可以说,它们所表达的就是“中和”。此外,殿区域还有协和门和熙和门,也以“和”字命名。
后三宫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其相关区域的总称。三宫的名称都源于《周易》。其中,《乾》云:“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代表天,蓬勃盛的乾元之气是万物创始化生的动力源泉,天道化流行,使万物各得其正,各尽本性,即可达到太和之境,万物得以顺利发展。
《坤》云:“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品物咸亨。”坤代表地,坤元之气是万物受到滋养的本源。深厚的地载育万物,使其都能茁壮成长,各得其所。《泰》云:“泰,小往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天地之气相交,双向互动,有利于万事万物的发展。
乾清宫是皇帝的正寝宫殿,代表乾元之气,代表天,位于南边;坤宁宫是皇后的正寝宫殿,代表坤元之气,代表地,位于北边;交泰殿代表天地二气相交而“万物通”。如此,后三宫所传达的正是中和理想境界的具体表现,即“天地位,万物育”。此外,乾清宫院落东门称为日精,西门称为月华,日东月西的安排,也是天地位的表现。
可以说,前三殿与后三宫,用特有的方式和特殊的语言承载了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并在后世不断得以传承强调的中和思想。
当然,北京中轴线对中和思想的表达并不限于此,比如人重视礼乐制度,强调“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在举行祭祀天地、太庙、社稷等最重要的礼仪时,多要奏中和韶乐。中和韶乐包括多个乐章,如始平之章、咸平之章、永平之章、太平之章等。乐径直以“中和”命名,章均以与中、和意义相通的“平”字来命名,都清晰地显示了对中和的期许与运用。
在中轴线的两旁,还有建筑群——太庙、社稷坛、天坛、先农坛。古代帝王在太庙祭祖,在社稷坛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在天坛祭天祈谷,在先农坛祭祀先农诸神
用好申遗良机 挖掘和讲好中和故事
2012年北京中轴线列入申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目前,申遗工作正在全面推进。北京中轴线申遗,离不开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精准阐释,这就需要讲好中和故事。
讲好中和故事,既需要理清中和思想的发展脉络、丰富内涵、历史影响和普遍价值,也需要注意话语体系的转变,从而使北京中轴线蕴含的中和思想——文化的精神内核——能够为他者所理解和认同,使北京中轴线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为他者所认知和欣赏,进而使北京中轴线的价值得到认可。
从艺术角度揭示北京中轴线的中和之美。北京中轴线是古人对于都城的理想图式与北京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产物,重要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或沿中轴线对称分布,有的气势雄伟,含阳刚之气,有的布严谨,有阴柔之美,反映了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和特色。不仅如此,它们还主次分明,疏密相间,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装饰美观,色彩协调,营造了整个北京城“独有的壮美秩序”。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曾高度评价北京城的规划“达到了城市在一切方面所可能达到的最完善的水平”,并引用墨菲的话说:“这条轴线在今天世界上是最的”,“这个建筑群的布整齐的组合并不是用生硬的对称来标志的,而是采用标准的平衡感,这正是所有艺术的特征。”北京中轴线申遗应格外注意从艺术的角度阐释它的中和之美,突出审美方面的独特价值。
北京中轴线的北端点为钟鼓楼,这是明、清都城的报时中心。鼓楼在南,钟楼在北,鼓楼“胖”,钟楼“瘦”,这两座建筑在中轴线上可以说是互相呼应
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通,阐释中和思想的内涵与价值。中和是文化中一个土生土长的概念,虽然其价值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高度评价,但若获得他者的普遍理解和认同,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转换话语体系,有效传递中和思想的内容及其对于解决当下全球性难题、构建世界美好未来的重要价值。
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人权、平等和可持续为核心,以经济、社会、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支柱,以包容性社会、包容性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平与安全四个相互依存的方面为关键目标,为可持续世界的共同繁荣提供了蓝图。
正如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所讲:“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在健康的星球上过上富有成效、充满活力和和平的生活。”这一理念与立足“和实生物”,强调“和而不同”“允执厥中”,追求“天地位,万物育”,以人为本,天地人和谐共存的中和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力的增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得到重视。比如,2012年,世界遗产就把庆祝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40活动的主题确定为“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地方社区的作用”,反映出遗产保护理念和保护范式的重变化。这意味着,在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北京中轴线作为文化遗产助力可持续发展,将是一项富有意义的工作。
阐释将中和思想寓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智慧。深邃的思想不仅存在于历代思想家的著述中,而且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通过日常生活,将深邃的思想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是宝贵的智慧。体现在北京中轴线上,主要是将致中和的理想追求寓于相关建筑(群)的名与形上。
人十分重视名实相符,名不仅仅是用来区分和标记人、物的指示符号,更与其指示的人、物的本质直接关联,因此,命名本身是性质认知,是功能确定,是价值判断,也是意义赋予。北京中轴线所具有的中和内涵,首先就是通过建筑物(群)的名称来体现的。名称不仅被写在匾额上,鲜明地标示在外,使人可以目睹;而且经常被称呼,使人可以耳闻。
点击播放 GIF 0.0M
在耳闻目睹之间,名称所承载的意义不断深入人心,并不断发挥令人践行的提示作用。北京中轴线所具有的中和内涵,也通过北京中轴线、相关建筑物(群)的形(如空间布、方位、朝向、形状、体量、颜色、图案、装饰等)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来体现。最能体现中和思想的前三殿和后三宫,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就是明证。
这种用空间布上的“中”象征中和理想的“中”;“允执厥中”的“中”,是典型的做法。它使统治者能够在日常行走于这些“居中”的建筑时来体会“中”的要义与精神,并应用于对各种关系的处理。
如果更进一步地将北京城及相关建筑(群)的名与形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可以发现,它们既共同构建了一个人心目中理想的宇宙,即一个“天地位、万物育”的秩序井然、兼容并包而又繁荣发展的宇宙,也彰显了统治者及其所代表的人在达致这一宇宙理想过程中的担当与责任,还通过“正光明”“中正仁和”“勤政亲贤”“养心”“无为”“知止”等建筑装饰(匾额)等,揭示了达致这一宇宙理想所应遵循的原则与路径。这种将深邃的思想寓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智慧,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中值得好好书写。
作者张勃,系北京联合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学研究基地副,兼任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编辑:湘 宇
校审:水 寿
历史研究院官方订阅号
历史微信订阅号
IT百科:
linux怎么换ep面板 怎么设定路由器穿墙模式 怎么使交换机改变mac地址
网者头条:
玉石小手串怎么盘玩不裂 猫咪为什么会变成吐司色 狗狗屁屁经常擦地怎么回事 在宠物店买药能退吗怎么退
王哲博客:初恋关注我抖音怎么办 谷歌seo引流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