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札记:诗意盎然的生活生活中的诗意感受在繁华喧嚣的城市里,我们有时会被各种烦恼与工作所压垮,忘记了生活中原本应存在的诗意。然而,如果我们稍作停驻,以一颗敏感的心去倾听、观察和感受,就会发现生活随处飘洒着诗意
唐朝河中郡有一城楼,不再相思年复年。注:图片源于网络(鱼号),以高雄伟著称,名曰鹳雀楼。在那个遍地诗人的时代,有一座这样的城楼,自然免不了被家争相歌颂,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王之涣这首《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平平无奇小破诗?
一首小诗短短20字,说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放眼望去,太阳依山而落,黄河还在滔滔不停地奔向海。他想要望得更远,可是极尽目力也是不能,因此发出感慨:想要看到千里之外,就非得再上一层楼不可。
看字面意思,平平无奇不过如此,他有什么好处,凭什么它就出名了,流传千古了?
凭什么成为千古名篇?
这首诗真的很有意思,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直接写登楼所见,运用了“赋”的手法,平铺直叙,但是站在鹳雀楼上,不可能真的看到黄河入海,赋是可以夸张的,这一夸张呢,就有些脱离现实了,需要往回拽一点,我本来看不到那么远,但我想要看得更远,咋办呢,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又用了“比”的手法,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还有成语“高瞻远瞩”,都是非常理性的逻辑思维,不可能直接写到诗里,而王之涣稍微改变了一下,用诗人特有的浪漫思维,讲出了这个非常理性富有逻辑思维的道理。
不是吹啊,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作者写诗的功力之深厚,普通诗人就很难超越了。
而且这句诗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日常生活中遇到任何类似的情况,都可以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比起干瘪瘪地说“站得高看得远”或者“高瞻远瞩”,引用这句诗,浪漫中富有理性,更加耐人思索。
所以这首《登鹳雀楼》能成为名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成为名句,它充满了浪漫主义,却又蕴含道理,还有非常广泛的适用性,写出这样的诗,想不出名都难啊!
作者到底是谁?
这首诗的作者还有一些争议,唐天宝三载,芮挺章编《国秀集》最早收录了这首诗,题为《登楼》,作者是朱斌,明朝钟惺、谭元春合编的《唐诗归》也采用了同样的说法。但更多的唐诗选集,还是把它归于了王之涣名下。
《国秀集》是一比较可信的诗集,而且其编选者和王之涣也是同一时期,他没有道理把王之涣的作品署名为朱斌,王之涣也不可能给自己起这么一个笔名,所以这首诗的作者到底是谁,尚有不小的争议。
从唐至今的争议
《登鹳雀楼》作者的争议,可以说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持续到现在,历朝历代的评论家都有自己的观点,举几个例子。
宋朝人朱长文著《吴郡志》记载了唐人笔记《翰林盛事》的一段文字,说武则天曾经读到过这首诗,问是谁写的,宰相李峤说是御史朱佐日,这个朱佐日到底是不是朱斌呢,谁也说不清。
清康熙年编纂的《全唐诗》就更有趣了,收录了《登鹳雀楼》署名王之涣,后注“一作朱斌诗”,但同时又收录了《登楼》署名朱斌,又注“一作王之涣诗”,你品,你细品,什么叫做严谨!
现代人编选的各种唐诗集,比较严谨的也都会注明这一点,比如我手上这《唐诗鉴赏辞典》,虽然收录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而没有收录朱斌的《登楼》,但也首先注了一笔:“此诗作者一作朱斌,题为《登楼》。”
我的看法及求生欲
话说回来,不论作者是谁,从诗题上来看,我觉得《登楼》更符合实际,作者当时可能真的是登上了一个临海的高楼,他真的可以看见“黄河入海流”,而鹳雀楼在河中郡,也就是现在的山西永济,离海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当然啦,这些说法都是我在读诗过程中的留下的疑惑,并不是我要哗众取宠,非要推翻王之涣是作者的说法,也不代表我认可诗题叫《登楼》而非《登鹳雀楼》,有争议咱们可以友好讨论,如果抱起键盘就来喷,我只能说“反弹”!
如果是学生要考试,那讨论都不要讨论了,直接按照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把分拿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随手谈诗,每天分享一首古诗,关注我点个赞,咱们下期再见,拜了个拜!
IT百科:
尼康相机参数界面怎么调整颜色 相机怎么关机索尼 富士相机怎么显示曝光
网者头条:
钮扣摄像机怎么使用 为什么顺丰快递不愿意揽件 邮政快递员工什么待遇啊 中通快递为什么无网点寄回
王哲博客:买个大话西游2的服务器 雄县seo优化哪家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