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爱收藏文化网 >> 文学

高枝约夕阳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都说王安石绝句妙天下,真是这样吗?千家诗

高枝约夕阳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都说王安石绝句妙天下,真是这样吗?千家诗

罢相退居金陵后,依旧高枝约夕阳。高阳台·红蓼吉林 赵清莲野陌之旁,王安石的诗歌就发生了明显变化,寒汀岸畔,写了量的写景咏物诗,丛丛片片芊芊。似柳扶风,并且更加注重锤炼字句。在诗体上,将霞摇落凡间。芳心不寄南飞雁,王安石诗词都有写,却偏偏,但词极少,垂首难言。任相思,反而诗最多,结串穿珠,有一千多首。话说在北宋文坛上,穗穗红笺。 阳春白雪何曾负,像王安石这样热衷于写诗的人还真是不多,引伊人注目,毕竟那会儿要更流行词。

诗也分类型,偶倚栏杆。无意雍容,王安石公认写得最好的是绝句,《艇斋诗话》中就直言:“荆公绝句妙天下。”

《沧浪诗话》中同样表示:“公绝句,其得意处,高出苏、黄、陈之上,而与唐人尚隔一关。”说王安石的绝句甚至要超过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他的绝句多作于晚年期间,其特点就是精工、婉丽。

南浦

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这首七绝是王安石晚年在金陵所作,主要写的是南浦的曼妙的自然景色,这首诗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后面两句,写得工切,连王安石自己都颇为得意。

这里的“鸭绿”对“鹅黄”,前者是指水,后者是指柳,四个字分别两两成对;“粼粼”则对“袅袅”;“含风”“弄日”都是将动词放在句首,末尾的“起”“垂”也是动词。

绿水含风,才有泛起粼粼碧波的动态,黄柳映日,方显枝条柔顺摇摆。这首诗不仅工整至极,雅丽精绝,在色彩、动态上同样精妙,将春水柳条的物态描摹得淋漓尽致。也难怪王安石对这两句那么得意,经常高声吟哦了。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就此题作了两首七绝,这一首是最流行的,“湖阴先生”是王安石的邻居,这首诗写的是这位邻居家的清幽环境。

茅草屋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周围栽着规整成行的花木,门前有流水绕田而过,抬眼看还有两排翠绿的青山。这有山有水的,景色看上去确实不错。

这首诗同样以最后两句最让人称赞,“护田”和“排闼”皆取自《汉书》,王安石这是暗用典故,明写山水,实际也是在赞美邻居的节操,可以说是人间高质量夸人语录了。只不过要是不多读点书,恐怕都不知道他工细精严的用典了。

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晚年退隐的王安石,似乎总是遇见各种美妙的风景,或者说,他的心态变了,对周围景色的观察也更细致了。

诗的第一句就写得很精妙,一个“绕”字,同样将这一池碧绿春水刻画得柔媚、清婉,上首诗里也有“一水护田将绿绕”之句,看来王安石是很喜欢这个字了。

这首七绝写得极美,一池塘的春水荡漾,水中有花影,岸上有杏花,被风吹落,飘飘似雪,却被车马碾成了尘土。春季里的多姿多彩,在诗里尽数显现。

杏花虽落,却仍保持着自身的洁白颜色,王安石高位退下,也依然保着一身清白。这首诗,王安石在写杏花,也在写自己。

悟真院

野水从横漱屋除,午窗残梦鸟相呼。

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无。

这首七绝写得很有感觉,晚年的王安石经常到钟山悟真院游玩,这里环境优美,有许多纵横交错的溪涧。逛了一圈已到午后,困意上涌,王安石就靠着窗睡着了,似梦似醒中,有小鸟清脆的叫声,此时正是桃红柳绿的春天,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悠远轻扬、柔和且迷离。

这首诗写得又美又有画面感,适合就着午后缱绻的日光欣赏,因为这“残梦”,便有一种氤氲的梦幻之感,给人感觉清幽淡远,意蕴无穷。

题齐安壁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

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

这是一首精美的五绝,四句诗各描写了四个画面,明净日光之下的晴山,被暖风吹拂而过的茂盛草木,因春到来而凋零的梅花,犹如一川绿云腾腾生长的麦子。

四种物象组成了一幅暖融融的、有着蓬勃生机的春景,山川风物各自散发出醉人的神采,让人赏心悦目。

王安石的这首小诗,写得工整精严又优美流动,被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赞为“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也”。

王安石晚年的诗作,几乎都是写他退休的闲适生活,但不像其他人总会带点埋怨在里头,他在情感上深沉含蓄,诗里的风光,总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字句又新奇工巧,十分值得一读。

标签:王安石 杏花 七绝



IT百科:

电脑卸载硬盘怎么恢复 如果Windows系统不给中国用了怎么办 android怎么设置导航栏


网者头条:

相机内胆包怎么用佳能 圆通为什么没有韵达快递 怎么拷贝照片到u盘里 逃生1相机怎么拍照


王哲博客:如何抓取网页表单内的数据 seo怎么降低网页跳出率

相关文章

文学创作启示录:从大师作品中寻找灵感

文学创作启示录:从师作品中寻找灵感文学创作是一件既复杂又神奇的事情。将抽象的感受和想法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文字,是每个作家都在追求的目标。而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作家洞察生活、理解人性,并以独特的视角和语言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