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爱收藏文化网 >> 读书

志出版发行揭露对人之存在的冷漠:学人2021年度私人书单(文学篇)滨州市

志出版发行揭露对人之存在的冷漠:学人2021年度私人书单(文学篇)滨州市

学人君按:阅读是精神的远足,于2021年12月完成了编修任务。该志书是1991年出版的《惠民地区水利志》和2009年出版的《滨州水利志》的续志。上限始于2008年,严肃阅读是智力的操练。为肉身所累的人困居一隅,下限断至2021年。全书运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记述,精神却可凭一纸之力穿越古今、横亘东西。而在茫茫书海中披沙拣金、俯身寻贝时,以志为主,同行之人的阅读踪迹,横分门类,或许是一份可供借鉴的宝贵地图。

在2021年岁末,纵述史实,学人君继续邀请五十余位来自多个领域,由序、凡例、目录、专题图片、概述、事记、专志、附录、编后记组成,以阅读、思考及写作为志业的“读书人”,全志共13篇55章,梳理本年私人书单,书前配有滨州市水利图和专题图片彩页15页,并附以点评。所选书籍,全书字数90万字。志书在继承传统水利志编修的基础上,凡两百余本,在水文化和人物记述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修志问道,主题各异,偏于学术但不废通俗。经汇编整理,将分数期推出。

本期私人书单汇编主题为“文学”,文中分文化研究、非虚构与虚构三分。图书分类、排序体按内容所属主题、时间,但一些“模糊地带”只能“模糊处理”,还请读者知悉。

本期荐书学人

(依照荐书顺序排列)

高文斌 方 新 胡江涛 徐 来

赵子源向继东唐杰 吴万伟

吴 蔚本 力 燕 舞杜君立

俞诗逸李永峰 陈 勇

文化研究

《人歌人哭旗前:时代的旧体诗》

木山英雄 著

赵京华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高文斌:

耶鲁学文艺复兴研究博士生

日本汉学家木山英雄以其深湛的汉学修养系统考察了时代知识分子群体的旧体诗创作。新文化后,旧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毛时代特殊、诡谲的政治环境反而造成了这一文体的“回光返照”。旧诗简短、晦涩,便于书写,欣赏门槛较高,这些特点都使其成为特殊年代知识阶层的“暗语”,为逼仄环境下的文人提供了感时伤怀、互通声气的宝贵工具。在诸多创作者中,聂绀以其亦庄亦邪、皮里阳秋的兀傲姿态堪称家。

当代文人的旧诗创作,已获得了一定的学术关注。最有名的例子,即余英时、胡文辉笺注陈寅恪诗。耶鲁汉学家张孙康宜亦关注到施蛰存、张充和的诗作。但这些个案研究均未考虑新旧文化交替之际文人阶层创作旧诗的群体特征,《人歌人哭旗前》则填补了这一文学史空白。旧体诗兴观群怨的社会功用和“穷而后工”的诗学悖论,也在这书中得到了体现。

《山水天地间》

渠敬东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

方新:

南京学博士候选人

此书“虽小而”,尽管只有寥寥一二百页,但其所提出的则是当今社会不得不严肃面对的重议题,即上文所说的现代社会“只有政治、社会和经济构成的总体史”如何可能重建“人的内心之中的自然王国”从而安顿现代人的生命的问题。在写法上,本书出入艺术史与思想史、精神史或心灵史之间,其精神维度的思想关怀使得本书与传统的艺术史书写不相同,而这也不完全是一般读者想当然地以为的来自作者的社会学背景,事实上作者屡次说明他的这些研究完全只是出于兴趣。当然,出于兴趣并不一定意味着“玩物丧志”的无聊消遣,相反,真正有创发力的思想都应该是出于兴趣的。另一方面,尽管作者不认为他的这些艺术研究的探索与社会学有太直接的关系,但这些探索对于社会学而言很可能也是意义重的,这种意义与以往任何围绕艺术社会学的各种传统议题展开的争论都不相关,在我看来,这种意义在于促使社会学去反思“社会之外”的那些超越性、精神性且又非宗教性的维度之于社会构造及其存续的绝意义,而这种反思是一直以来的社会学几乎从未触及过的。

《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

雅克·马利坦 著

克冰 译

商务印书馆,2013

胡江涛:

阿克梅书店店长

凭借神学家的广博视野与对诗歌创作感同身受的想象力,马利坦在这本著作中几乎挖掘出了现代诗的所有奥秘。他以一个的比喻——由暗夜的孕育至白昼的脱胎——来形容诗歌由存在于前意识领域的诗性直觉或创造性情感,经由智性辎重的“行动”,转化为蕴涵诗性意义作品的冒险。诗性作品不仅存在,而且还作为,这里是“美在故美作为”。马利坦的体系是对现代诗最全面的定义,辩护和赞美,他区分现代诗与古典诗,指出现代诗是“直接启发的意象”而多数古典诗则借助了概念媒介,古典诗需求词语的音乐,而现代诗则将音乐内化。最后,但丁作为诗性意义完美实现的典范受到作者的热情赞叹,仿佛这个诗学体系完全为理解但丁而提出的。

《乌尔罗地》

米沃什 著

韩新忠/闫文驰 译

花城出版社,2019

胡江涛:

阿克梅书店店长

切斯瓦夫·米沃什以诗名世,然而作为一位创作者,他的散文作品(即使是《诗的见证》)极少关注诗学问题,而是更多谈论人类存在的诸多问题。“乌尔罗地”是威廉·布莱克想象的境地,在那里灵魂饱受煎熬,那是“现代”的诗人、艺术家与哲人居留之地。米沃什在这本书里描述了他的走出“乌尔罗地”的灵魂之旅,拼贴出了一个灵魂镶嵌画,谈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威廉·布莱克、密茨凯维奇、斯威登堡、西蒙娜·薇依、贝克特,更重要的还有他的长辈奥斯卡·米沃什。米沃什可谓冒天下之不韪,在他的诗中探讨上帝、善恶、道德等被现代科学思想目为过时的事物,他也敢于指出现代思想对人之存在的冷漠。

“整个森林都还在燃烧,还不是为一朵玫瑰哭泣的时候”,书中引用的这句诗表明了米沃什对文学性的态度——人不能脱离来谈文学。多年以来,这是一位在非母语环境任教但又默默地用波兰语写诗的个人的努力,一边抵抗辉煌绚丽的现代派,一边探寻人类生存的根基。乌尔罗地的灵魂们,必然会羡慕但丁的“灵泊”,在那里,古典的诗人们都有安息。

《論悲劇》

泰瑞·伊格頓 著

黃煜文 译

商周出版,2021

胡江涛:

阿克梅书店店长

伊格尔顿论述的“悲剧”有一个概念的断裂,这个概念是由古希腊悲剧家创作并在节日庆典中上演的悲剧转变成一般的悲剧概念,从一种政治制度转变为一种内在意识,这本书讨论的便是转变后的悲剧哲学。“悲剧死了吗?”是最的悲剧问题。为回答这个问题,伊格尔顿抽绎出了悲剧的精神特质和诗学规则,并且广泛考察了现代社会的悲剧基础,书中旁征博引,涉及量哲学、政治、美学问题,在更庞杂的现代世界中发现悲剧存在的重要意义。阅读过程中发现悲剧不仅是“衡量人类最终价值的尺度”,它在现代社会中更主要的是创造着最终价值。

《唐诗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 著

陈婉俊 补注

书,1998

徐来:

广州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人有时或许不能选择自己的生存状态,但是可以选择生存姿态。选择与诗同行的姿态,无论何种境地,都能“诗意地栖居”、给生活蒙上一层瑰丽。想要心中有诗意,首先需要读诗,将诗歌内化进你的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蘅塘退士孙洙选取的诗三百,闪现着李太白的洒脱飘逸、杜子美的顿挫沉郁、王摩诘的高远清逸、李义山的缠绵悱恻、孟浩然的清淡自然、杜牧之的豪爽俊朗、白乐天的质朴平易……多姿多彩、精光四耀地书写着一个朝代的繁华与缠绵、一层历史的回响与沉淀。世间的悲欢离合、荣辱甘兴在唐诗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艺术境界中,变得透彻玲珑,“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真挚友情,“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执守忠贞,“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旅人惆怅,“坐看云起时”的淡泊心境,三百唐诗用不灭的语言记录下珍贵的友谊、难忘的相思、壮丽的情怀和恬淡的心境,使人身处其中,可亲近自然、可共通感遇、可叩索真理。

当诗歌驱散所有俗世的挣扎、调动藏在记忆深处的情感时,这份刹那共度千年的心灵交融与慰藉会告诉你:纵使已千年,情深深恒一。给自己床前案头备一本书吧,《唐诗三百首》,让精神得以栖息,心境得以净化。或许再过年、一千年以后,许多当下的“经典”被掩埋在时光的尘土中,但这本书依然如故——因为它是我们古典诗歌艺术之巅上最璀璨的明珠。

《热风》

鲁迅 著

文学出版社,2006

徐来:

广州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先生的声音独立于时代,常闻常新。《热风》收录了他在1918年至1924年所作杂文四十一篇,篇篇短小精悍,以两三百字为主,读来不感无聊冗长,却觉笔锋犀利,先生的嬉笑怒骂皆在眼前。他对青年的爱,是“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他对青年的热忱与希望,在在流露于笔触间。让我们共读共勉,在新的一年继续砥砺奋进——“愿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亮了人类,连我在内。我又愿的青年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冷箭。”

《何谓民艺》

[日]柳宗悦 著

徐艺乙 译

广西师范学出版社,2018

赵子源:

天津出版社编辑

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的民艺论入门书。他为民艺正名,目光没有聚焦在那些稀缺、珍贵、精致的富贵之物,而转向数量众多、价格低廉,看似毫无观赏价值的生活杂物。柳宗悦强调“用”是工艺之美的源泉,在“用”中产生直观的美,名物来源于杂物,上手物来源于下手物。

来源于凡俗日常的美,才是健壮有生命力的美。柳宗悦所批判的“为美而作”,应指一味追求繁复的技巧冗余,将“用”降为次要属性,失去生命活力的器物。单纯为美而作的工艺,生命力是纤弱的,就像玻璃柜中的艺术品,固然它很重要,似乎代表着工艺创作的高峰,但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忽略个人艺术成就背后的社会根基,也就是柳宗悦所说的:在工艺品的美之背后看到协团之美,忽略民众工艺之美,就如同身处花园的人闻不到花香。柳宗悦的观点具有警醒价值,许多身处书斋的人,热衷于学术“黑话”、理论“自洽”,甚至都不曾真正去看过自己所言说的世界。

李準 著

广东出版社,2021

董冰 著

广东出版社,2021

向继东:

资深编辑,作家

李準是谁?李準夫人董冰何许人也?今天三四十岁一代知者可能不多。其实李準就是作家、电影剧作家李准,只是晚年他执意把“准”改为繁体“準”字,其作品《黄河东流去》《李双双》《牧马人》《老人与狗》《高山下的花环》等已定格在文学史和电影史上了。尤其是1953年,李準作为一个最底层的业余作者竟然写出了《不能走那条路》那么敏锐的作品,并被《日报》转载,还加了亲自撰写的“编者按”。《李準文学回忆录》分“自述人生”“当年写作”“从生活出发”三辑,其中首次发表的《晚年自述》近十万字,是其生命的最后时刻断断续续口述的,有追忆,有反思,痛定思痛,刻骨铭心,回顾一生创作的心路,读来耐人寻味。

《事事小》是李準夫人董冰的回忆录。董冰原名董双,是李準小说《李双双小传》的原型。董冰16岁与李準结婚,生了6个孩子,没上过一天学,结婚以后才跟李準学认字写字。谁也没想到,她晚年居然写出一书,文字亲切朴实,没有任何条条框框,没有任何结构,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写旧那种穷,写旧的风土人情,写红白喜事,细致入微,任何一本教科书上都找不到。从某个角度看,《事事小》其实就是一20世纪妇女生活史,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中原农村的生活画卷,把风土人情融于一体,堪称一全方位研究20世纪上半叶乡土的最好读本。当然,董冰也写了李準成名后他们一家的日子,有苦涩,也有欢乐。李準的作品写好后,往往要读给董冰听,让董冰觉得可以了为止;谢晋拍《高山下的花环》,和李準研究剧本时,常要“请参谋参谋”。李準曾说:“我的作品可能一也流传不下来,而她的作品,会以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与世共存。”知妻者莫过于夫君,李準的评价是中肯的。如有研究李準者,二书合读是进入作家心灵世界最便捷的路径。

《肖复兴文学回忆录》

肖复兴 著

广东出版社,2021

向继东:

资深编辑,作家

《思痛录》是上世纪末一划时代的回忆录名著,而今年出版的《肖复兴文学回忆录》虽不可同日而语,但我觉得两作品的反思却是共通的。作者在书中不掩饰,不做作,不自命不凡,时空交错,夹叙夹议。读这本书,使我想起了当年读卢梭的《忏悔录》感觉。肖复兴父亲加入过国民,并且是个小官。那时讲根红苗正,他从小就和家庭划清界限,一遍遍写检查和认识,但就是入不了团。他恨父亲,直到1973年父亲溘然去世,都没能理解父亲。作者还回忆了北荒的知青生活,曾奉命写过一个小话剧《小张跑了》,反映农场“揪出曹永本、张玉钦是阶级斗争的胜利”,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推到他们身上。他说:“我所写的那个小话剧,深深地伤害了他们两人。虽然几年之后,证明他们两人都没有问题,我们还成了好朋友,但是,我不应该因为他们对我的原谅而原谅自己……一切水落石出的时候,落井下石中的那些小石头中,其中就有我的那一块石头……”我们这个是缺乏忏悔意识的。所以说,《肖复兴文学回忆录》是一值得推荐的书,自己也被这作品所打动。

《孔子纪行》

蔡志忠 著

现代出版社,2016

唐杰:

赛意企业研究所研究

蔡志忠是台湾漫画读物作家,其传统文化的作品历30余年经久不衰。2016年在出版的《孔子纪行》行文简练,似有禅意,读起来轻松但又引发思考。他的插图简约而生动,出神入化,成为点睛之处,也为少儿阅读增添了乐趣。

节录“四十退而修诗书礼乐”中的一段:

有人问孔子:“先生您为何不从政?”孔子说:“《尚书》说:‘孝敬父母、兄弟友爱。’难道只有做官才算从政吗?以这种品德影响政治,这就是参政。”

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经》、念《尚书》、举行典礼时,用的都是雅言。孔子说:“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即思无邪。”

The Dark Side of Translation

Edited By Federico Italiano

Publisher:Routledge(2020)

吴万伟:

武汉科技学外语学院教授,翻译研究所所长

《翻译的黑暗面》

本书关注的不是翻译中好的、高尚的、阳光的一面而是其黑暗面,即充当隐瞒、钳制和误导信息的工具,实施遮蔽和隐瞒的帮凶。后殖民主义学者对翻译作为帝国主义的帮凶或许并不陌生,但其黑暗面还有很多。虚假宣传、故意误导、创伤叙述和敌人的面具形象都显示出翻译充当武器或者成为冲突空间的若干交流模式。本书共四个分,1)后殖民主义翻译和霸权行为,美式和平(Pax Americana)的现代翻译体系和区域机构,翻译、移民与暴力;2)纳粹杀、译者模糊性以及怪异恐怖(uncanny)翻译,涉及杀幸存者著名作家普利莫·列维(Primo Levi)的“灰域”和纳粹集中营中翻译的模糊性;3)气候变化话语翻译和知识生态,涉及翻译气候和知识的不正当交易和将科学转变为流行文化的黑暗面;4)翻译作为僵尸化过程如在数字游戏中将政治焦虑翻译成僵尸语言“呜啦哇啦”(MmmRRRrr UrrRrRRrr)以及僵尸视频游戏将政治焦虑转化为流行文化。

本书源于2017年在维也纳的学术会议,聚集了来自哲学、翻译学、文学理论、生态批评、博弈论、历史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运用丰富多彩的例子阐明复杂的理论和哲学议题,该书重点探讨生态学和气候变化的翻译维度。编者费德里科·意利诺(Federico Italiano)编者是奥地利学者也是出版有五诗集的意利诗人和译者,著有《翻译与地理》(2016)。作为跨学科的热点,该书在理论概念上具有独创性和主题先驱的意义,它提出的极富挑衅性的观点挑战我们有关翻译的舒适假设,挖掘出迄今为止仍然模糊不清和没有受到重视的问题,非常具有启发性,有助于我们对翻译的反思变得更加丰富和包容。

Translation and Hegel's Philosophy

Author:David Charlston

Publisher:Routled(2021)

吴万伟:

武汉科技学外语学院教授,翻译研究所所长

《翻译与黑格尔哲学》

哲学翻译是复杂的社会构建叙事,受到情感、政治和哲学纽带的束缚。本书将终身翻译黑格尔著作的英译者米勒置于时代背景下,以布迪厄式女权主义社会叙事为理论框架,分析研究米勒的黑格尔译作,尤其是他在1969-1986年间出版的六个重译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精神现象学》《哲学史讲演录》《黑格尔哲学入门》)。该书的多中心社会学途径不仅揭示了哲学译者和出版商在政治自由主义"变革"中发挥的作用而且寻求对哲学译者在交流多样性和政治思潮变革中的道德责任的新认识。

全书分理论、背景和分析三个分。首先,民主回应理论途径介绍分有三章,涉及到“黑格尔、米勒和自由思想的‘冷战’变革”,米勒、黑格尔重译中的交叉叙述(如社会构建主义、布迪厄社会资本理论以及女权主义等理论框架,不仅有本人叙述还有家人、朋友叙述,如米勒和英国哲学家欧文·巴菲尔德[Owen Barfeld]之间的21封书信)、社会叙述、公共媒体叙述、冷战元叙述等。以及文本和副文本重构策略。第二分按时间顺序描述了米勒生活和工作的个人和社会背景如家乡怀特里(Whiteway),他的导师和朋友捷克哲学家塞德拉克(Sedlák)的交叉哲学(Intersectional Philosophy)和米勒的个人生活故事。第三分选取分译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和确定性回应,如他把“扬弃”(aufheben)翻译成sublate/sublation,最初曾翻译成supersede and supersession,这个概念化过程表现出体现译者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本书作者卫·查尔斯顿(David Charlston)是20多年的自由译者,最近在英国曼彻斯特学获得翻译学博士学位。他在1991年开始将德语哲学著作翻译成英语的专业译者生涯,并对黑格尔哲学翻译和译者在政治和社会发展学方面的作用非常感兴趣,很快就选定米勒作为其研究生期间的关注焦点。他对米勒的研究实际上就是接过前辈的旗帜,继续将哲学翻译事业进行下去的表现,正如书中所说,“黑格尔哲学的最个人参与是通过翻译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翻译是个人追求精神知识的持续,是米勒精神和哲学发展的个人稳定性叙述的表演性文本展现”(p.29.)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Paul Ricoeur)说过“翻译就是哲学,哲学就是翻译”,诚哉斯言。

非虚构

《寻路》

彼得·海斯勒 著

李雪顺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吴蔚:

香港中文学教育学博士

何伟笔下有一种真诚、谦卑和细腻,包裹住那份以为常的洞察、判断与个人好恶。选择长城,选择自驾,沿着长城驾驶并捕捉和记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种巧妙的视角切入对于写作而言已经成功了一半。身体力行深入村庄中也拨开乡土在转型中的脉络肌理,得以窥见一般化的世俗人心。由农转商、从内向外、封闭与之间,绝对不变的就是变化。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中,我们的确能感到国之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迷惑、风险、不确定性下的辗转腾挪是少不了的,发展本就是一场寻找。然而,应该被把握到的东西也借着这找寻之路途逐渐清晰,眼下小人物的一呼一吸、日常生活里的迎风捕浪,也是时代独有的“脉搏”。

《荷马之旅:读书与远行》

理由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本力:

资深媒体人、经济学者

(下滑阅读全文)在和西方都有一种壮游的传统,虽然差异甚,但都将“行千里路”与“读万卷书”看得同等重要。《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小跟随父亲司马炎广泛社交和学,二十岁开始游历全国,参阅各地风土人情及历史,归来后继承父亲太史令之职,博览馆藏图书,完成这巨作。有好事者将李白、杜甫一生的旅行足迹做了地图,忽然发现了不得了的事情……而这不得了的事情就是:古人去过的地方,多到你无法想象。在西方,歌德也有“学时代”和“漫游时代”“为师时代”的划分,他的学三曲——《威廉迈斯特的求学时代》《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威廉迈斯特的为师时代》(最后一有计划写,但没有写成),正好写出了学的完整过程。

只是,这种传统在以“应试教育”为代表的巨社会竞争压力面前,已然不知所终。

古代壮游的传统与对时间的态度也有关系。在我看来,古典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长期主义”的思路。即使是科举考试这样的制度,也可容一生去学、拼搏,不但可以让人不断在失败中复原、突破,且能够打着寻古访师的名义从容游历。

好在近年来的中文出版,不乏带有思想性的个人游记佳作,比较典型的是《究竟之旅》《失落的卫星》等。但无论如何,已年过八旬的理由先生的《荷马之旅:读书与远行》应该算是个异数,这是一位长者身体力行的古典复兴成果。

耶格尔的《教化:古希腊文化的理想》可供学西方古典文化入门,而《荷马之旅:读书与远行》提供了一个以壮行传统学西方古典源头的指南。

除了荷马史诗和旅行线路,这份独特的思想旅行笔记还有一条主线,那就是考古。从传奇的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希·谢里曼到幸运的英国牛津阿什莫博物馆馆长阿瑟·伊文思,从发掘特洛伊到克诺索斯。阿伽门农的黄金面具(如此称呼而已)等这些遗迹、文物以及发掘的故事鲜活而有趣,但最有冲击力的还是作者的这句话:“我辗转来到特洛伊,面对着那九层废墟吃一惊——人真是最奇怪的动物!从新石器时代已降,人们曾经一层层地它,又一层层地毁灭它,得奢华精致,毁灭得也极为彻底。”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

杨潇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

燕舞:

资深媒体人,香港城市学媒体与传播系访问学者

关于西南联的既往研究和非虚构写作成果,读者当然容易联想起易社强教授和张曼菱女士以及何兆武先生《上学记》一类的著述,但杨潇通过徒步重走西南联路激活了那些汗牛充栋的文献,而且他另辟蹊径地把很一分篇幅放在了“湘黔滇旅行团”抵达昆明前尤其是长沙这一段,这场“壮游旧河山”避短而扬长。叙述中怎么掌控“神游”并收放自如,也是一个考验。

《照护:哈佛医师和阿尔茨海默病妻子的十年》

凯博文 著

姚灏 译

中信出版社,2020

燕舞:

资深媒体人,香港城市学媒体与传播系访问学者

前年的“旧书”,今年断断续续地读,而且在陪护母亲的病房里也读过,真正构成了生命经验的一分,不仅仅具有文献意义。作者反了现代医学及医学教育对于“照护”的忽视,散发着人本主义医学的温度,但有时我又怀疑要真正做到凯博文先生推崇的那种无微不至不厌其烦地呵护亲人的至高境界,又何其不易。

《倒脱靴故事》

王平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

向继东:

资深编辑,作家

“倒脱靴”这个怪名,其实是湖南长沙一条小巷的名字,是作者王平先生从小到生活成长的地方。《倒脱靴故事》是一本兼具小说与散文之长的新文体作品。九十高龄的著名出版家钟叔河先生为此书撰写了题记,其中“寒暑惊天变,冷暖感人情” 两句,尤其入味。作者是小说家,著有小说集《雨打风吹去》《王平小说》等。我有幸认识作者多年,书中的故事有些也曾听他说过。在我看来,开卷即读图,有作者一家几代人的影像资料,虽寥寥数幅,可也让人看到更多文字背后的东西,苍凉而又无奈。全书收文18篇,写的是倒脱靴里的至亲、长辈、房东、邻居、友人、同学、陌生人……人性的鲜明与晦暗,历史的正面与侧面,在作者的笔下一一呈现。时代小人物的遭际与命运,或清晰,或模糊,或真假难辨,都带有一种略带伤感的亲切。韩少功的评价说:“梦留老巷,雕刻时光,杂拌文史,兼备雅俗。看似闲坐十八扯,却是歌哭相隐的一册清明上河图。”

《在别处》

袁凌 著

天地出版社,2021

杜君立:

通识历史写作者

(下滑阅读全文)袁凌出自乡土,这本录了他从乡村到城市的心路。虽然同样经历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历史变,但袁凌这一代人与路遥一代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中的一些人向往自由更胜过进入体制,他们对权力的批判胜过对权力的崇拜。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代真正的现代人,从思想精神到物质生活,他们有着上一代人所不具备的自精神。

路遥、莫言、贾平凹、阎连科他们那一代人,穷其一生都走不出乡土。这一代人其生也晚,赶上和互联网时代,阅读和视野已远超过那一代人,也多了一些更深层的思考和追问,这导致很多人对自传和小说也丧失了言说的兴趣,目光投向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尤其关注那些底层人和边缘人。

这一代写作者从小说走向纪实,从虚构走向非虚构,开始直面残酷的现实。

这种历史性的文学转场,以袁凌和梁鸿等人为代表,提醒乡土小说的终结,一个新乡土写作如今正拔地而起。只是,这场乡土写作运动完全是一曲曲历史的挽歌,献给那个被现代和城市杀死的古老乡村。

袁凌的写作体现的是卑微而又不屈的草根精神,于残酷中透着温情,于黑色里夹杂着幽默,这是他独特的风格。这一点对他的很多读者来说,应该已经成为其文字的魅力。

自传体文学体裁,一般都有一个突出的主角,那就是“传主”或者“我”本人,其他人都是配角,但在非虚构作品,“我”其实是隐身的。“我”只是一个写作者和观察者,“我”始终是“出戏”的。打个比方,如果说自传体(小说)类似故事片,那么非虚构作品就类似纪录片,而“我”就是那个摄像机镜头。

读《在别处》,虽然处处都有袁凌的影子,但读者其实是跟着袁凌游走,透过他的眼睛去看一切,那些袁凌遇见过的人和事,还有那些山和水。

书名《在别处》意味深长。故乡自然是回不去的,城市也难以安身。浮华的城市没有泥土,水泥丛林里盛行的弱肉强食的法则,每个人不是成为猎人就是沦为猎物。

对每一个从故乡走出来的人来说,从农村到城市的路远比想象得要长得多,也要艰难得多。乡村是人情化的熟悉的,而城市是功利的陌生的。在这里,不仅心灵无处安放,高起的房价也让这些异乡客无处安放自己沉重的肉身。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身在这里,心在别处,或者心在这里,身在别处。

《歌声响处是吾乡》

狄马 著

天津出版社,2021

杜君立:

通识历史写作者

有人说小说是一个的秘史,对现代人来说,方言是一个地方人群的秘史。随着乡土时代的逝去,乡土文化也风散。农业生产方式没有了,乡村生活方式没有了,方言文化在全球化湍流中也失去了独立地位。跟关中秦腔的困境一样,陕北的民歌、说书、腰鼓等也都变成了“文化遗产”,在一个物质时代,这是一份无人继承的遗产。事实上,这也是一份没有人能继承的遗产。

《歌声响处》以陕北乡土文化为纲目,收入了狄马写的十几篇文章,这些文章长短不一,时间上也跨越十八年,涉及内容包括陕北的方言、历史、人物、曲艺、艺术、古迹等等。我一边看书,一边打开手机听着书中写到的歌曲和说书,倒也颇有趣味。

据《柳青年谱》 记载,柳青在晚年曾和朋友感叹:“我们读的书太少太少!”“出了牛棚, 我把各朝代的野史读完,把不同人编的通史对照分析后,深感知识欠缺。”其实不只是柳青,整整一代作家都是如此,缺乏对历史的基本认知。

我曾经将狄马与路遥做过比较,他们虽然都毕业于延安学中文系,但狄马读书要比路遥多得多,因而在思想文化方面比路遥走得更远。或许是囿于时代的限,路遥既不是一个传统的陕北人,也远不是一个成熟理性的现代人;而狄马则相反,他在思想观念上已经完成了现代启蒙,同时又在内心深处始终保留着一个传统陕北人的身份认同。这就像是他在书中写到的两个陕北说书家——韩起祥与张俊功一样。

在这本书里,狄马所叙述的内容是乡土的,但他的叙述手法是现代的。人们常说,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力。其实恰好相反,正是贫穷才激发了人无穷的想象。在这块贫瘠和苦难的黄土地上,曾经诞生过如此丰富多彩而又透着幽默睿智的口语文化,但在如今的暴富年代,这些文化都灰飞烟灭了。富裕让现代人只剩下刷屏和点赞,人的想象力已经萎缩到了极点。

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乡土时代基本已经成为一种逝去,与现代人之间产生了隔阂,让人难以理解;或许,也只有像狄马这样的作者,才能够带领我们进入其中,让我们沉浸其中,去感受那些在黄土高原唱歌的人们。

《流动的丰盈》

徐前进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2021

俞诗逸:

图书编辑

这是一位历史学家进行的一次极具创新的写作实验,在司空见惯的场景中,寻找流动变化的生活文本。他以自己居住的小区为重点,试图记录那些不间断流动、不会进入历史档案的景观、人物和语言,将其纳入未来的史学视野中。

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身边的景观正在迅速消失,非虚构成为了留住景观状态的写作方式,它不仅是一种及时的记录,也是为未来留下可供参考的样本。绿化地、红薯摊、流浪狗、小广告、垃圾箱……小区的景观如此丰富,以至忠实地将其记录下来,也是一种难得的写作体验。重复并不平庸,琐碎亦有意义,在捕捉流动性的意义上,人人都可以成为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

《蒙尘记》

夏佑至 著

南京学出版社,2021

俞诗逸:

图书编辑

初看书名,以为是一种意象,却真的写到了灰尘,如此细致入微,像是用显微镜和放镜,重新发现“附近”的世界,有一种日常生活的“陌生感”。观察生活,并记录下来,是很容易却极难坚持的事,很多人因为琐碎而放弃。

作者写了下来,延续上作品《上街》的纪实风格,继续忠实地记录着城市的“微表情”,公园、菜市场、医院、理发店……于无声处见世间。那些微小的事物,我们也许熟视无睹,此刻,去再次发现它们吧,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视角。

《微尘》

陈年喜 著

天津出版社,2021

赵子源:

天津出版社编辑

《微尘》,矿工陈年喜十六年矿山爆破生涯的自我记录。细腻的笔触让人心底生出一种无力感:岩石的崩裂声灌进他的身体,一只耳朵失去听力;逼仄的矿洞挤压他的身体,颈椎永久植入金属假体;弥漫的粉尘渗进他的身体,不可逆的尘肺病终究还是没能躲过。

他的身体就像一件容器,被动地盛放了太多太重的东西,日渐陈旧。而这种被动几乎是必然的,老人的医药费、家庭的生活费、孩子的学费,他都得从乌黑的岩层中一次次炸出来。庆幸的是,他在工棚和山野中写下诗篇和散文,诉说自己,也诉说亲人、爱人、朋友,这也许是他被动命运中主动迸发的唯一方式!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人,生而自由吗?可这与“生”俱来的身体,尚且难以自守!我想,这是很严肃的“身体哲学”论题,正如梅洛·庞蒂所言: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开始。身体不只是一副皮囊,它的痛苦、愉悦、温暖、饥寒是不能被抽离的生命本真,这也是《微尘》的文学底色,书中记录的每一个人都在朴素而用力地活着!

《秋园》

杨本芬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

俞诗逸:

图书编辑

《秋园》是一本小书,读完却无法让人释怀,它是真正流淌在血液里的生命之书,平静的语调之下,有着喷薄的张力,犹如滴水穿石,字字戳心。如同作者所言,“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秋园》写的是一位普通女性一生的故事,她既平常又特殊,在风云变幻的时代里书写着自己的传奇。她来这世间,目睹了多少的悲欢离合,尝遍人世间的几番苦楚,挣扎过,绝望过,也曾幸福过。个人的历史不应被历史埋没,即便是微小的声音,都有发声的可能。

虚构

《斯通纳》

约翰·威廉斯 著

杨向荣译

上海出版社,2016

李永峰:

《四季书评》编辑

奥登有一首诗,《无名的公民》,“他被统计发现是/一个官方从未指摘过的人/而且所有有关他品行的报告都表明/用一个老式词儿的现代含义来说,他是个圣徒/因为他所作所为都为一个更的社会服务/……”现代社会,除了罪犯和名人,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无名的公民”,该工作的时候他去工作,该婚育的时候他去婚育,在统计眼里,他是一个正常的人,他的一生堪称“圣徒”。

但告别统计视角,回到这个人自己呢?他的一生过的如何?这就是《斯通纳》这小说的之处。作为高校教师的斯通纳,一生行迹中规中矩,即便令他的生命翻江倒海的,在旁人甚至他妻子眼里,也不过是一件茶余饭后的谈资。但这只是统计的视角。回到斯通纳自己的视角,他的一生,有毅然决然的择决、有奋不顾身的抗争、有肝肠寸断的爱情、有无尽遗憾的。他的一生,外人眼里普普通通,其实历经征程,有爱、有恨、有无奈。现代社会,外在千篇一律的“无名的公民”,其实内在各有各的“波澜壮阔”。这小说为什么令很多人动容,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在这本写普通人的小说里能够找到共鸣。

《古老的法兰西》

马丁·杜加尔 著

周克希 译

华东师范学出版社,2012

陈勇:

小说作者(曾用笔名东耳,陈吟)

邮递员儒瓦尼奥知熟小镇和村野的一切私事,这是一个闭塞、欲望互相纠葛的地方,这一天他所看到所发生的事情是这些人物一生的缩影。因为邮政员的身份,他可以随意拆封信件而不引起其他人的怀疑,视角的选择拉开了与众生苦难的距离,轻盈地托起了欲望和这个泥塘一般的小镇,展开一幅世俗画卷,奔走而不过多停留,叹息而不沉溺。夜晚降临,在老头儿纹丝不动的躯体里,浮现出一种朦胧的愿望,想离开这里,想去其他地方看看,享受不一样的风景,见到不一样的陌生人,然而,他已经太老了,根已在小镇上扎得太深,一切都太迟了,但这样也许更好。

《风暴眼》

帕特里克·怀特 著

朱炯强 等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

陈勇

小说作者(曾用笔名东耳,陈吟)

伊丽莎白生于贫寒农家,她了解并运用自己过人的美貌和才干俘虏了富有的牧场主亨特。亨特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对伊丽莎白疼爱有加。然而伊丽莎白不懂得丈夫的宽容与爱情。生了两个孩子后,她对狭小的生活圈子感到厌倦,带着孩子移居悉尼,建造了一栋豪宅,成为社交界的红人。伊丽莎白的女儿多萝茜为逃避母亲的控制,远嫁法国,成了一个被遗弃了的公爵夫人。

巴兹尔早年在英国因扮演莎士比亚戏剧获得过爵士称号。但巴兹尔的舞台生涯从未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未实现他的最愿望(演李尔王),随着年事渐长,年轻一代演员成长起来,他被迫付出更多的努力。此时,他需要一笔钱来排演新的剧目为自己扬名。得知母亲病危,他为了遗产回到澳利亚,盘算如何夺取母亲遗产。兄妹二人各怀鬼胎,合谋要把母亲送到慈善机构。在舞台上没有演成李尔王的巴兹尔,在家里策划了一场 “夺权 ”的阴谋。伊丽莎白在回光返照中异常清醒,当机立断要在儿女们尚未下手之前离开人世。面对死亡,依然保持自己的风度和胆略,带上全宝石,在梳妆台前的马桶上高傲地走向另一个世界。临死时她在幻境中又看到了 “风暴眼”,感觉到自己和那七只黑天鹅一起向远方飞去。

《真相四曲》

路易丝·厄德里克 著

张廷佺 等译

中信出版社,2020

陈勇:

小说作者(曾用笔名东耳,陈吟)

书中收录的四作品延续着一个主题,书写印第安文化所遭受的灾难与生存。

在《拉罗斯》一书中,厄德里克探讨了印第安文化中的修复式正义。朗德罗误杀了好友的儿子,只好将自己的儿子拉罗斯送去。每一代拉罗斯都拥有异于常人的通灵能力,他们沟通死者与生者,肩负着修复家庭的使命,也修复着印第安文化的历史创伤。

在具有自装色彩的《彩影游戏》中,厄德里克借21世纪的印第安女人艾琳(也是职业模特)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来戳穿白人所建构的印第安人刻板形象之谎言,重建印第安人作为人的形象。

《悬崖猎人的哀歌》

钦基斯·艾特玛托夫 / 穆和塔尔·夏汗诺夫 著

哈依夏·塔巴热克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

陈勇:

小说作者(曾用笔名东耳,陈吟)

吉尔吉斯斯坦国民作家艾特玛托夫与诗人夏汗诺夫的长谈,他们谈及到了故乡在创作和生活中的定位,谈及到了影响他们的作家,他们追溯先祖的礼仪俗,谈及自己所遭受的迫害,回忆了极权时期父亲和叔叔们所遭受的非人待遇,以及他们如何走上的创作的道路,谈到了生活中曾经邂逅的女性们以及她们在心中引起的渴欲。本书后半分,艾特玛托夫重点谈及到了成吉思汗,艾特玛托夫并未完全反对成吉思汗,他们只是反对不符合人道主义的侵略。而艾特玛托夫作品中那些重要主题在这本书中一一重新,并得到解析和延伸。

《冷山》

查尔斯·弗雷泽 著

丁宇岚 译

中信出版社,2018

推荐人:

小说作者(曾用笔名东耳,陈吟)

英曼拖着被战争伤害的身体,踏上漫长归途,他需要警惕每一个陌生人,需要想办法解决温饱,他住在只有一盏残灯的旅馆,在微弱的火苗里,听着陌生人的故事。他遇到了一个从丈夫魔爪里逃生的老婆婆,她制作草药,养了一群山羊。还待在一个独自养着女儿的女人家里,看到士兵将她击倒,拖走了唯一一头猪,他帮她抢了回来。每个人都在艰难地生活,却不知道什么叫做放弃。

遥远的故乡,艾达接过父亲留下的农庄,她不会种菜,不会打理,她被迫一夜之间从一个养尊处优的成了一个躬身锄草的农人,为了生存,她要学会辨别农作物,知晓冷山的脾气,懂得利用季节和土地,在残酷的生存面前,她学会了等待。

往期书单

标签:奥斯卡·米沃什 雅克·马利坦 胡江涛 诗歌



IT百科:

交换机怎么分流网速快 手机wifi怎么连接到音箱 苹果手机怎么下载aov


网者头条:

猫咪为什么见面就打架咬人 狗狗八岁了经常乱尿怎么回事 大可爱宠物店推荐语怎么写 怎么用胶卷相机拍才好看


王哲博客:抖音地区在哪里切换 通化seo查询怎么赚钱